全本免费小说网

第七十九章 决战中(第1页)

:且说,金兀术毕竟才二十五六,这一次出征也是初次领兵,和之前碾压式的胜利相比,今日自起床后遭遇的局势着实让他一时间心乱如麻。

然而,回到座中静坐思索片刻后,此人却又握着马鞭摇头不止,且自言自语不停:

“来不及了!

两边都来不及了!

刚刚俺在上面亲眼看了,东面已经到了最后一层大栅了,宋军这将领这般调度是算准了的,这时候俺若真调走东面兵马只会害了蒲卢浑!

不过不要紧,宋军也来不及了,而且他们的来不及更要命,他们顾忌宋国皇帝的安危,把第二拨兵马又送了回去,却来不及再喊去支援东面的……闹了半天,只往东面支援了七八百甲士,依照俺们大金国铁骑的战力来看,胜者怕还是蒲卢浑!”

“那……”

“闹了半日,虚惊一场,依旧坐在这里,等蒲卢浑破敌吧!”

完颜兀术一边说一边顺势松了一口气,却又抬着马鞭指指点点。

“这便是你们宋人的无能之处了……俺们金国的国主、王子、贵人,从来临阵都是亲自冒着箭矢冲锋,阵上多一贵人,便是多一分战力;宋人倒好,皇帝临阵鼓舞士气,却居然牵制的部队不敢调度,以至于白白分兵来看管他!”

一旁的时文彬犹豫了一下,他本想说眼下军情不明,宋将既然把时机算计的这么准确,说不得有后手……但不知道是出于畏惧还是某种更复杂心理,他在看了眼对方手中的马鞭后,居然没有向金兀术说出自己的看法,只是连连颔首奉承。

“不过,决战将来,也不能在此处不做事情。”

金兀术恢复底气后,稍作思索,却是在马扎上抬手一指。

“来人,替俺向西面传令,趁着那支兵马没回来,让两个猛安做齐声势,反攻出去,务必替蒲卢浑尽一份力!”

金国军士听命,便在将台上挥舞旗帜发出旗语,并击鼓示意。

而前方金军回头看到旗语,自然比还在河堤上辛苦撤回的刘宝要快,却是不顾战场狼藉只能步战,也不顾早间至此饥肠辘辘,便在两名猛安的亲自带领下越过外围矮墙,步行反冲出去!

且说,宋军此时阵前不到三千之众(两千原本的兵马,和数百张俊支援上去的亲卫),且多已疲敝,而金军两千不到陡然杀出,却是让宋军猝不及防,几乎肉眼可见,战线便向后渐渐偏移而去。

而随着战线后撤,宋军那种对金军天然畏惧,也是瞬间爆出,不少人狼狈西走,试图去做逃兵。

更要命的是,就在这个关键时刻,本来应该在后方维持阵线督战队早已经挤上了前线,根本无法起到督导作用,却是使得局势瞬间大坏!

另一边,下蔡城城门楼上,赵官家以下,一众文武目睹这一幕,也都目瞪口呆……按照他们刚刚对各种讯息的理解,刘宝离开之所以危险,乃是因为大家担心刘宝一走,金兀术就会派出他的最精锐的中军生力军,然后三个猛安合力从正面反攻。

然而,任谁也想不到,金兀术根本没有派出援军,张俊还派出了自己的亲卫的情况下,仅仅是两个鏖战了一早晨的金军猛安(千人队)自己顶着饥饿仓促反扑,便足以动摇局势!

这个时候,除了感慨一句,宋金两军之间的战力差距,依然是有巨大鸿沟的,似乎也无话可说了。

实际上,便是感慨这些,此时似乎都显得不合时宜了。

“臣……臣!”

当此之时,城头之上,不用任何文臣开口苛责,张俊自己就已经满头大汗,却赶紧朝赵官家下跪请战。

“官家,城中虽再无甲士,寻常皮甲的军士却不少,臣现在就再领几百人下去,亲自领着督战,但凡前线这群货色还能认得臣,便一定能拖到刘宝回援,绝不使官家陷入险地!”

热门小说推荐
我的老婆有点凶

我的老婆有点凶

修炼天神秘典的佣兵之王回国,执行贴身保护校花的任务从此过上欢乐小冤家的生活。老婆,你能不能消停点和睦相处不好吗我和她们真的只是朋友而已...

清穿:宜妃多娇,康熙折腰

清穿:宜妃多娇,康熙折腰

架空!架空!架空!身为三十世纪的狐狸精,被断绝化形之路。一朝穿越,她狐族唯一传承人成为清宫里刚晋封的贵人。对一直以修炼人形为目标的狐妖来说,这可是一个天大的惊喜。更惊喜的是,碰到一个让狐狸精都流口水的男人,要知道,狐狸精想更进一步就得于是,此间清朝将被这只狐狸精搞的乌烟瘴气。架空!架空!架空!考究党误入!!!...

左道倾天

左道倾天

是非谁来判定,功过谁予置评?此生不想规矩,只求随心所欲。天机握在手中,看我飞扬跋扈。我是左小多,我不走寻常路。...

保护我方族长

保护我方族长

穿成玄幻世界族长,从家族角度去描绘一个尽量真实的玄幻世界,种种灵田养养灵鱼,全面发展家族产业,扶植家族咸鱼长辈成老祖担当保护伞,激励小辈勇闯圣地学宫出人头地。本文非热血战斗式玄幻,而是以提升各项家族产业,资金设施家仆家将族人客卿姻亲等元素为主。力图从新鲜的视角去看老套的玄幻世界。...

三国之我成了太公后人

三国之我成了太公后人

公元189年,大量的白光突然从天而降,无数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人降临到这个游戏世界。让这个和三国一样,但是武将可以一刀断河山,谋士可以千里取人性命,呼风唤雨,驱雷掣电的高武世界增添了不少色彩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?ltpgt...

大明皇长孙!

大明皇长孙!

洪武二十五年,朱英来大明第十年,于西域创下偌大基业。燕王府中,朱英和后世永乐大帝朱棣相谈正欢。时日四月二十五,大明太子朱标薨。朱英随朱棣南下京师吊唁。朱棣可恶至极!没想到竟是本王亲手送他上位。朱元璋老四是个好孩子,把大孙给咱送来了。朱英日月光辉之下,皆我大明江山!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